
在9月10日第十六個世界預防自殺日到來之際,記者從回龍觀醫院獲悉,一批社區心理危機預防隊將試點組建,在危機情形下為可能存在自殺危險的人提供幫助。
當前,自殺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較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。相關數據顯示,在我國,自殺是全人口的第五死因,15至34歲人群的首位死因。我國每年有超過10萬人死于自殺,約100萬人自殺未遂而到醫院就診。150萬人因家人或親友自殺出現長期而嚴重的心理創傷。
“精神衛生問題的最大問題在于難以做到早期發現。”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楊甫德稱,有很多人并不清楚什么是精神衛生或心理健康問題,有些人即使知道自己不對勁,卻也不愿意告訴他人自己心理有問題,有的人甚至會在人前掩飾自己的病情,以至于病情往往到了很嚴重時才被發現,從而延誤治療。
而社區,在預防自殺中的作用恰恰尤為關鍵。具體來說,在危機情形下,社區能和自殺未遂者保持定期接觸,可為易感個體提供社會支持,與病恥感做斗爭。楊甫德透露,組建社區心理危機預防隊,就是想在社區和家庭培養一批懂精神衛生知識、對自殺危險能早期識別并進行干預的人。目前該項目計劃以回龍觀、天通苑兩大人口密集的社區為試點。
“守門人”主要來自社會工作者、居委會工作人員、社區衛生中心醫務人員和社區里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屬等?;佚堄^醫院將對他們進行系統、專業的培訓,學習內容涉及精神疾病和自殺高危人群基本癥狀的識別,心理溝通、疏導和壓力舒緩的技巧等較為實用的心理健康知識。
“我們還會給這些‘守門人’提供實際操作的機會。”楊甫德稱,比如讓他們參與醫院的查房和門診治療,進行實地觀摩和案例講解,提高他們對心理疾病的感性認識。再比如讓他們聆聽北京市心理援助熱線,觀摩學習咨詢員如何對他人進行心理輔導。此外,還會教他們掌握一些心理測驗的工具,如抑郁、焦慮和壓力測試等,方便他們給身邊的人進行分析測試。
據悉,首批社區心理危機預防隊員大約有60余人。
相關鏈接:誰有自殺的危險?
目前醫學界還不能準確地預測誰會自殺,但是當個人在同一段時間內有以下幾種表現時,其自殺的危險性就高:
1、心情憂郁或抑郁。
2、近期,特別是最近兩天,有嚴重的負性生活事件。
3、近一個月生活質量很差。
4、長期的生活、工作或心理壓力。
5、既往有過自殺行為。
6、親友或熟人有過自殺行為。
|